巴陵橋是開闢北橫時的三大橋之一
旁邊新建的巴陵大橋取代舊橋的交通功能
舊橋則改為人行步道
舊橋兩端假日偶有市集活動
榮華壩原本是希望攔阻山上的土石
藉以延長石門水庫的壽命
沒想到建好沒幾年就已經積滿砂石
早就失去蓄水攔砂的功能
日治時期為了獲取山地資源
歷時5年修築角板山至宜蘭三星的道路
也就是角板山三星警備道
台灣光復後於1963年
政府以這條道路為基礎興建北部橫貫公路
角板山三星警備道全長約79公里
沿途有拉號 巴壟 塔曼溪三大鐵線橋
政府於興建北部橫貫公路時
拆除日人鐵線橋
改以復興橋 巴陵橋及大漢橋取代
隨著交通往來需求
另外興建羅浮大橋和巴陵大橋
取代復興橋及巴陵橋的功能
巴陵橋只能單向通行
以前有紅綠燈管制往來行進
巴陵古道最後一段飛鼠廊道
巴陵一號隧道
舊巴陵橋兩端都是90度的急彎隧道
看不到對向來車對往來交通造成阻礙
巴陵大橋
巴陵橋原設計是戰備使用堅固耐用
巴陵二號隧道
日治的巴壟隧道
巴陵古道
飛鼠廊道
隧道口指向對岸的巴壟鐵線橋柱
這是日治時代的鐵線橋所在地
興建北橫時拆除日治巴壟鐵線橋
另闢巴陵一號及二號隧道和巴陵橋
石壁上有題字
長城部隊天山演習紀念
長城部隊的前身是陸軍52軍的25師
民國21年由參加過東征北伐的黃埔軍校
教導第二師第二旅擴編而成
天山演習的目的為保障台北地區安全
北橫公路拓寬以及石門水庫調查作業
以清山為手段演練山地戰略
敵後作戰熟悉山區地理等
將尖石烏來及宜蘭大同等納入演習範圍
為期1個月的天山演習於民國五十年八月結束
當時的34師少將師長李光遠引用孫子兵法
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
勒石在巴壟隧道口上方以為紀念
早期很流行題字
現在已經不來這一套了
巴陵大橋總橋長220公尺
跨距長度185公尺
為北橫沿線跨度最大的橋梁
上方可以到達新竹秀巒
兩溪匯流處
一條清新一條混濁
バロン橋竣工紀念碑
這裡就是巴壟橋遺址
大正三年總督府土木局立
塞滿塞好的榮華壩
要搭乘工作升降梯才能抵達壩基
上巴陵約1300公尺
工作升降梯
留言列表